李青国:一位“楷模”的坎坷脱贫路

云上蕲春讯 通讯员张建华报道    提起李青国,在蕲春县漕河镇恐怕没有不认识的?身残志坚的他,曾荣获2017年“黄冈楷模”,他的脱贫事迹更是感染了不少当地干部群众,多次被黄冈市扶贫网和蕲春县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到底他是何许人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他的脱贫足迹吧!

贫寒之家多灾难

李青国,1963年2月出生,蕲春县漕河镇黄厂村五组人。一家5口人,二个儿子,一个女儿,妻子患有严重抑郁症。1995年在一次挖掘滑石中,李青国腿脚不幸受伤,属肢体3级残疾,从此,一家人生活十分艰难。

虽然家境贫寒,但李青国为人大度,乐观向上,朋友众多。用村里人的话说,他可是什么事都干过,像什么代灌氧气、煤气,打过豆腐,收过破烂等等。光三轮车就换了3-4辆,尽管如此,这些零碎的收入,对于一个困难家庭来说,毕竟是杯水车薪,并未能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

发挥优势脱困境

2015年,李青国家被评为贫困户,为了早日使这个家庭摆脱贫困,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多次深入他家了解情况,帮他研究制定脱贫措施。

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到,李青国早年烧过石灰,并有一定的销售市场和经验。得知此消息后,工作队上门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深谈,鼓励他发挥技术优势,重操旧业。

“一语惊醒梦中人”。工作队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李青国的神经。“是啊,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要想彻底改变家庭的命运,是要干点大事。”

次日,他来到了山上,找到了当年的伙计,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伙计们听说他又要回来烧石灰,兴奋地叫了起来。 “青国哥,你要真回来烧石灰,我让你一个窑,怎么样?”“真的吗?那行,不过我现在腿脚不方便,干不了重活。”“这个不要紧,干活的人我帮你找,你只要指挥指挥就行。”当年的伙计洪卫国恳切地说。

就这样,2015年底,李青国重操旧业再一次上山烧起了石灰。村委会为了鼓励和扶持他干事创业的信心,为他修通了上山的路,并架通了电……

他争取到首批小额扶贫贷款3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刚开始,每两个月才能烧1个窑灰,后发展到年烧7-8个窑灰。仅此项年增收在6万元左右。心地善良的他,所请的用工都是来自贫困户,并且工资实行当日结算,很多贫困户争着在他那儿抢活干,他的举动令村干们看到后都为之震撼。

创业途中坎坷路

然而,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2016年,可谓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一年,在一次烧窑过程中,窑体突然坍塌,辛辛苦苦一个多月白干了。“天啦,你怎么这样对我不公啊,这可是二万多元的损失呀!”突如其来的遭遇,让李青国彻底失望了。

工作队得知情况后,多次上门安慰他不要气馁,要树立信心,重整旗鼓。“青国哥,不要灰心,不就一个窑吗?大不了,重建一个就是了。只要人没事就好,没有钱,大伙帮你凑……”组织的鼓励和伙计们的安慰,仿佛又使李青国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

烧窑离不开柴火。在一次砍柴运输途中,由于道路颠簸不平,他的三轮车发生侧翻,一名工人不幸从车上摔了下来,当时治疗花去了一万多元。事后,在旁人的蛊惑下,那名工人家属又起诉了他,导致他又花去了二万多元的赔偿。

“不行,虽说我是个残疾,但我更是个男子汉,再难不能半途而废,说什么我也要把窑继续烧下去。”两次的打击并没有击退李青国干事创业的决心。随着他生意越做越大,客户越来越多,他烧的石灰远销赤东、狮子等地,深受用户的高度好评。

李青国是个有担当的人,看到他家出现过几次状况,为了照顾和扶持他家尽快脱贫。村委会把集体种植的50亩蕲艾基地交给了他管理,从基地施肥到除草,再到收割,全程他管理得有条不紊,仅此单项每年为他家增收5000余元。

“在外烧灰跑销售,在家养殖忙创收。一个残疾人,的确不容易。”村干洪华祥称赞说。

也许是家境贫寒养成了他闲不住的习惯。2017年李青国又在家搞起了养殖,先后养殖母猪二头,牲猪20余头。他实行自繁自养,自产自销,年创收近1.2万元。在他的积极努力下,2017年终于实现了脱贫。

事后,有人给他算了一笔账,自2015年以来,他在努力实现自主脱贫的同时,先后带动其他贫困户增收在十万元以上。他养的猪儿,只要是贫困户捉养的,一律实行先捉后收,也就是先把猪儿捉去后,等卖猪后再结算还款,说起此事,贫困户们赞不绝口。

“脱贫最终还得靠自己,靠政府扶持是有限的。”李青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就是这么一个身残志坚的人,用勤劳和汗水改变了自家贫困的命运,2017年四季度他被黄冈市委宣传部授予“黄冈楷模”,他的脱贫事迹影响和感动了不少当地干部群众,更为贫困户树立了榜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