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吕梁报道)改革开放以来,蕲春在经济发展的路上探索并形成了许多“蕲春经验”。“大健康”就是蕲春改革开放发展征程中的新亮点。中药材种植作为“大健康”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在四十年的发展中,更是从量变到质变,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蕲春电视台记者 吕梁:在我身后这一片中药材基地是漕河镇黄厂村李金胜老人的白芨种植基地。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白芨大多都生长在深山,而且白芨的药用和经济价值也是相当高,那么白芨是怎么从山上搬到山下,我们先来听听老人是怎么说的。
漕河镇黄厂村 李金胜:我就挖草药,现在挖了30多年,很长,就是说在山上挖那个时候1块多一斤,我一天可以挖100多块,最早的时候挖白芨,九几年最后我就开始栽,实验载没有成功。
李金胜从接触中药材至今已经有三十多个年头了。
漕河镇黄厂村 李金胜:很辛苦的,今天跑到这个山,每天跑到那个山,一天带几块饼干或者带个把饼子,还带瓶水,那个时候很辛苦,有时候带的水不够了,我还在山上、河沟里搞水喝,这样才把(种药材)种成功了。
在上世纪80年代,李金胜曾经为了挖到好的药材种苗,十赴深山,吃住在山里。随着经验的日积月累,野生中药材人工驯化技术逐渐成熟。李金胜的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也开始逐年增加。当看到中药材种植有“投入少、收益高、不吃地、抗性强”等特点,不少村民也加入到了中药材种植行列。
漕河镇黄厂村 高维进:我是04年开始跟李师傅到山上挖药材,挖了以后我们看到白芨这个效益还是可以,就想了种植。特别是14、15、16年的时候收入还可以,搞老十几万块钱,中药材这改革开放四十年这个价格比以往逐年上升,种药材还是有发展前途。
漕河镇黄厂村 李金胜:那个时候药材很少,慢慢的发展,现在到处都是药材基地。原先,我(送药)去铺里,现在有人到我家里收,我七十多岁了,种药材一年搞老几万块钱,现在就幸福了。
人因药材富,村因药材强。现如今,黄厂村有50多户群众在从事中药材生产,全村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300亩。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和黄厂村一样,在发展中药材种植之路上,全县涌现出了一大批中药材种植特色村,狮子镇枫树桥村就是其中之一。
每年的五到六月份,在狮子镇枫树桥村的坡岗上、水塘边、道路旁,随处可见一簇簇,一片片紫色的花。这是上一年秋季村民们种植的夏枯草。
村民胡爱能家去年种了两亩的夏枯草,除了自留地,她家的菜园、田埂和房前屋后都种植有夏枯草。
狮子镇枫树桥村 胡爱能:去年夏枯草球卖了5100元,今年面积有13个地块,三亩多。按一亩地2000多元计算,有六到七千元收入。
夏枯草是我县道地药材种植示范品种之一。从2012年开始,枫树桥村借力“药旅联动”发展战略,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夏枯草生产。随着夏枯草市场行情看好,相关部门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种植夏枯草积的行列之中。如今,全村90%的以上农户种植有夏枯草,面积也由过去的100多亩扩达到了现在1000多亩,成为了全县夏枯草主产区和种植专业村。
县健康办 副主任 杜伟: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致力于系列开发李时珍人文资源,大力发展医药经济,中药材种植也从过去零散、单一的发展状态向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转变。多年来,我们还在推动中药材种植方面,先后摸索出了市场规模主体带动种、合作社领头种、农户“六边”种、全订单保护价收购政策激励种等多种措施,其中让以蕲艾为突破口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更是取得了令人振奋和骄傲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县牢固树立“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理念,深化实施药旅联动战略,把中药材生产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主体,提高大健康产业的首位度、集中度、融合度,全县道地药材生产呈现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多元化投入、产业化发展良好态势。
经过数十载的培育发展,截止2017年底,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30万亩,占湖北省的十分之一,黄冈市的二分之一,中医药产业及配套服务业年总产值达130亿元,占湖北省的十分之一。
县健康办 副主任 杜伟:四十年恒心不变,四十年改革创新。中药材种植作为蕲春“大健康”产业中的基石产业,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出了“互联网+”“旅游+”“生态+”“订单+”等农业新业态,构建出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三位体系”,成为了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一大核心亮点。
责任编辑:周润卿
编审:程小年 童志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