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发布】一湖溶大爱!黄冈人的诗和远方!

“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930 多年前,一代文豪苏东坡谪居黄州写下的一篇《遗爱亭记》,让民为邦本的遗爱精神传颂千古。

传承历史文明,

一湖溶大爱;

凝聚山川灵秀,

千载寄深情…

930 多年后的今天,黄冈市委、市政府历经12 年不懈努力,建成一座遗爱湖公园,绵延着德政仁爱的华美新篇。


                                                                                                                                                                                                        遗爱湖公园建设馆

2018年12月19日,遗爱湖公园建设馆正式开馆迎宾,标志着遗爱湖公园建设基本完工。从2006年8月启动,到2018年12月建成。十二载春华秋实,寒来暑往,十二年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十二年艰辛建设,奋斗不息,累计投资25 亿元,把一座污水横流的臭水湖建成华中最大的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公园,享有一城湖水半城春的美誉。

市委书记刘雪荣指出,这是市委、市政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重大成果,是黄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是黄冈改革开放40年成果的缩影,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晶。


从工程到公园——

因势而谋,关键决策成就美好梦想

遗爱湖公园是城市“绿肺”,她寄托着一个梦想。

遗爱湖是天赐黄州城中之湖,历史上也并非有遗爱湖之名。据清光绪《黄冈县志·山川》记载:“东南距城二里,为青天湖,一名蜻蜓、罗星湖,亦名西湖,湖东为东湖。”

上世纪90 年代,黄冈地委、行署决定在黄州城东设立黄冈地区经济开发区,东湖、西湖、菱角湖纳入景区建设范围,并采纳苏学专家、黄冈师院教授饶学刚的意见,取《遗爱亭记》中“ 遗爱”二字,将三座湖泊合成为“遗爱湖”。



“那个‘遗’就是留下的意思,当初我命名时就写了,官员应该给百姓多留一点仁爱。”回忆起20 多年前提出“遗爱湖”之名,84 岁的苏学专家饶学刚仍满怀深情。

遗爱湖的名字虽然满含深情和诗意,但随着黄州城区工业化进程加快,环遗爱湖周边的民居、工厂、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遗爱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快遗爱湖变成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杂草丛生、满目疮痍的臭水湖、墨水湖。

“以前湖很臭,夏天没人敢开窗户。”湖边老居民方志刚回忆当年。水是城市之魂。遗爱湖的污染问题,不仅成为市民多年关注的热点,也是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讨论的焦点,更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关心的重点。

1998年4月18日,市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治理遗爱湖环境议案》,作出保护、开发和永续利用遗爱湖的决议。但彼时的黄冈,刚刚撤地建市,百业待兴,又缺乏系统的规划,治理成效并不明显。



2006年8月21日,市委常委会决定启动遗爱湖综合保护治理工程,由市委书记、时任代理市长刘雪荣担任遗爱湖保护治理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那天,刘雪荣到黄冈任职仅7天,第一次参加市委常委会会议。

当时,计划实施的遗爱湖保护治理工程,只是简单的以路、桥、灯、岸为主要建设内容。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那段时间,刘雪荣多次到遗爱湖现场踏勘,反复深入周边群众中调研,问需于民;多次召开座谈会、研讨会,问计于专家。

思路的转变在2006年11月14日。那天下午,刘雪荣主持召开遗爱湖保护治理工程座谈会,提出工程要突出“遗爱”主题,以“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休闲娱乐”为建设理念,用系统化的思路进行科学、整体规划,建成后可以取名为“遗爱湖公园”,并对公园的性质功能定位、建设内容和表现形式等作了系统阐述,从更高更深层次勾画了遗爱湖公园的宏伟蓝图。

在遗爱湖建设馆里,珍藏的一本展开页面为2006年11月14日,时任代理市长刘雪荣的工作笔记,见证了这个首次命名为“遗爱湖公园”,决定遗爱湖命运的关键决策。

一石激起千层浪。遗爱湖公园概念的提出,得到相关园林专家、苏学学者的热烈反响,赢得市四大家领导班子的强烈共鸣,得到了黄州民众的一致认同。

2006年12月7日,遗爱湖保护治理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会正式确认“遗爱湖公园”命名。

从“遗爱湖保护治理工程”到“遗爱湖公园”是一次质的飞跃。不仅是建设项目、内容、功能的变化,而且是建设思路的极大提升。熟悉情况的人都说,“没有这个思路转换,就没有今天的遗爱湖公园。”

2007年1月,在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将遗爱湖公园建设作为民生工程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市政府向市民承诺的“八件实事”之一。

随即编制的《遗爱湖保护治理工程实施方案》《遗爱湖公园总体规划》将遗爱湖保护治理工程,延伸拓展为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公园。

时不待我,争分夺秒。按照“城湖一体,互为渗透”的设计思路和“先西湖后东湖,西湖先东线后西线”的建设顺序,快马加鞭,有序推进。

历经12年,4300多个日夜艰苦奋战,遗爱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然清新,天生丽质。

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爱湖一镜开新面;心随梦远,梦随心远,古邑千年起壮图。

记者手记】一个遗爱湖,半城黄州人。遗爱湖公园是一个美丽的梦,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之梦,饱含着为官者德政仁爱之梦,吻合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十二年打造十二景——

应势而动,匠心独运铸就绝版城市公园

遗爱湖公园是黄冈城市会客厅,她凝结着一种智慧。

从2006 年8 月启动规划设计,到2008 年开建第一个景区,再到2014 年7 月西湖片区建设全面完成,转战到东湖片区,直至2018 年最后一个景区完成,12 年磨一剑,遗爱湖公园撩开神秘的面纱,惊艳亮相,形成了“一环、两片、五区、十二景”的空间布局——

•一环:就是沿湖观光旅游的环型主路线;

•两片:就是东湖片区和西湖片区;

•五区:就是东坡文化休闲区、文化商业休闲区、竹园生态休闲区、原生态自然保护区和市民户外运动游乐区;

•十二景:就是整个公园以半岛、孤岛、自然地貌为单元,划分为十二个景区,集苏东坡诗、词、赋之佳句,采遗爱湖形、景、物之灵气,分别命名为遗爱清风、临皋春晓、东坡问稼、一蓑烟雨、琴岛望月、红梅傲雪、江柳摇村、幽兰芳径、水韵荷香、大洲竹影、霜叶松风、平湖归雁。



遗爱清风景区,是遗爱湖公园的开篇之作、主要入口和第一个开放的景区。2008 年1月动工兴建,2009年10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该景区以公园的最高点——“遗爱亭”为主题景观,建有苏东坡雕像、苏东坡纪念馆、东坡躬耕图、二赋一词、黄州寒食帖浮雕及东坡诗词碑刻等景观。游客既可感受《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自然风光,又可体会“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人生雅趣,还可缅怀徐君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遗爱”精神。

景区试开放伊始,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不仅给黄州百姓一个惊喜,恰逢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在黄冈召开,与会代表参观景点时好评如潮。秉持建成一处,开放一处的原则,在长达12年的建设周期内,建设者们一处一处规划、一处一处建设,一处一处管理,处处精心组织,处处精准施工,处处精雕细刻,处处精益求精,致力打造精品工程。

十二载栉风沐雨,寒来暑往;十二年久久为功,锲而不舍。4300 多个日日夜夜,砥砺奋进,不胜不休,累计投资25 亿元,遗爱胜景如仙女散花般跃然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是一项文化工程。东坡文化的注入和遗爱主题的表达,形成了遗爱湖公园独一无二的内涵与气质。

整个园区,构建了一个完整、系统、有机的命名体系:十二个景区都以四字命名法命名,寒食林、芸香阁、遗爱亭、兰芽轩、九曲桥、红蕖榭等重要景点和建筑都以三字法命名,100 多个景区景点建筑的命名,都源自苏东坡在黄州创作的作品,牌匾全部采用苏东坡的书法集字镌刻,精妙立体展现博大精深的东坡文化。

遗爱湖公园每一个景区里的植物、展馆、建筑、雕刻等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方式表达该景区的主题和意境,一个景区突出一种植物,集松、竹、梅、兰和风、花、雪、月等中国典型的自然景物和文化传统精髓于一体,并对应苏东坡创作于黄州的一篇诗词文赋:

•走进东坡问稼景区,穿行于东坡田、茶园、海棠园、百草园,一幅苏轼躬耕东坡的场景和《东坡八首》的意境跃然眼前,你就会体味“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的闲适隐逸韵味;

•杨柳依依的春季,来到水街,穿过廊桥,登上观景台,瞭望仿古村落,你会不禁发出“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的感叹;

•每当大雪纷飞,红梅傲雪景区银装素裹,走进掩映在4000 株梅花丛中的红梅馆,你就会品味出“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的红梅神韵和品格;

•在这里,泛舟东坡桥下,穿行于苏公堤、徐公堤,闲坐于双公亭,就会体味“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的意境;

•在这里,登芸香阁、快哉亭,徜徉于寒食林、景苏园,你就会领略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品格……

移步换景,一步一景一诗词。在遗爱湖公园讲苏东坡故事,在苏东坡故事中品味遗爱湖公园,人间绝版苏东坡,缔造了人间绝版城市公园。



——这是一项生态工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始终,造就了绝美自然风光。

遗爱湖公园建设将生态恢复重建作为第一要务,持续推进。按照水质治理与景观建设同步推进的原则,遗爱湖沿线先后搬迁、关停一大批企业,拆除周边十几家养殖场,先后铺设排污管网12公里,封堵排污口48处,清挖湖底淤泥50万立方米,生态护岸29公里,铺设游步道59公里。

琴岛望月

在山体水体的利用上,因地制宜,因“景”制宜,避免挖湖堆山。如琴岛望月景区,是遗爱湖中形似一把小提琴的小岛,置身岛上,月光、湖光、云影交相辉映,宛若仙境,营造出可感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发思古之幽情。


霜叶松风

在岸线建设上,以生态型自然驳岸为主,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沿湖岸线的自然地貌和植被现状,将“尊重自然,融入自然”作为施工的第一选择。如十二景区中面积之首的霜叶松风景区,以原生态为主,保留大片湿地和茂密森林,独立寒秋,感受松风阵阵,观赏层林尽染。

在景观建设上,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配置有特色的建筑小品,据统计,25亿元投资额中60%用于植树造绿,并把现代园林理念和东坡文化要素有机融入景点,彰显了黄冈的文化底蕴和自然魅力。

园林专家包满玉认为,遗爱湖公园在规划设计上,把人文元素结合得特别好,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著名论断的典型范例。



——这是一项创新工程。遵循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时尚气息扑面而来。

苏东坡纪念馆内,别具匠心地借助图片、实物、壁画、雕像,结合现代声光电技术,综合展现了苏东坡伟大的艺术成就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具有较强的科普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娱乐性。

遗爱湖公园建设馆里创新采用了8项现代声光电新技术:如大型多媒体沙盘结合全彩LED显示屏展示遗爱湖一年四季美景变化;动态国画纱幕投影动态体现东坡等人游览遗爱亭的情景;遗爱湖今昔对比和污水治理互动;如意地雕拼图互动以如意地雕图案设计拼图游戏等。

遗爱湖公园的规划与施工,不仅体现东坡文化的传承内涵,更遵循自然生态的环境保护。一水一岸,一亭一阁,一花一木,体会物换景移之精妙;一时一地,一物一景,一城一湖,可感受情景交融之秀美;还能随处看到一个个匠心独运的细节:

•临皋春晓景区中间有一个巨大的汉白玉如意地雕,表达了为民祈福、为民造福的意愿。

•寒食林景点,刻有66 篇向全国顶级书法家征集的苏东坡作品,以纪念苏东坡在世66 年,并呈现出“以石成林,以石成碑”的格局。

•景区内楹联牌匾,依据所处位置和环境底色,字色各不同,但整个色彩控制三种以内,非常协调统一。

•景区内桥梁、景点26 处手工石刻,根据石材形状,或横式,或竖式,为达到行云流水之效,有的集字对比10多次。

•景区内,每一处植物种类,乃至每一棵树的大小、间距、朝向都有近乎苛刻的要求。

……



法国巴黎圣母院建设耗时180多年,在近千年后的今天,仍是旷世杰作。历经12年建成的“ 城中明珠”遗爱湖公园,凭着一湖春水、十里风光,外揽自然之秀、内得人文之胜,成为古城黄州当代黄冈引以为傲、流传后世的经典之作。

“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遗爱湖公园与国内一些大城市的著名公园相比,无论是文化内涵,还是建设风格,不仅毫不逊色,而且还匠心独运!”

东坡文化是历史带给黄州的一座宝藏,遗爱湖是大自然馈赠黄州的一颗明珠,遗爱湖公园将二者融为一体,好似陈酿美酒,历久弥香。

【记者手记】“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渡关山。”遗爱湖公园凝结着黄冈人民的智慧,这是雷厉风行的实干作风,久久为功的坚韧意志,精益求精的工匠气质,追求卓越的绣花功夫,遵循了新发展理念,顺应了高质量发展要求。

共建共管共享——

造势而导,文化力量催生广阔前景

遗爱湖公园是黄冈市民的精神乐园,她彰显着一种力量。

“黄州美得不像话!”“雪落在中国最美的园林里,概括着整个中国的祥瑞……”岁末年初的一场大雪,各种赞美遗爱湖公园的图文刷爆朋友圈——拍雪照的、堆雪人的、打雪仗的、赏雪景的,好一幅阳春白雪、欢乐吉祥图景!

不仅是雪景,一年四季365 天,遗爱湖公园美不胜收,春天“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夏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时“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冬季“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每当清晨日出,夕阳西下,华灯初上,双休节假,游人如织,川流不息,或就地习书,匡楷练狂;或观诗临赋,瞻仰苏像;或琴瑟弄弦,笙箫音扬;或轻歌曼舞,人阵成洋……自然、简单、快乐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好一幅“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意境。

千年黄州文韵深厚,一汪秀湖钟灵毓秀。遗爱湖,留给黄冈市民的不仅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这座城市的生命和灵魂,彰显着千年黄州的文化底蕴,释放出磅礴伟力。

这是一种以文化人的文化张力——

在遗爱湖公园建设伊始,就规划设计为一座开放式公园,游人可以自由进出。



然而在开放的头两年,各种车辆乱停乱放,少数市民乱扔乱丢,乱涂乱画,掐叶摘花,踢坏灯具和垃圾桶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给公园管理加大了难度。

2010年10月,在遗爱清风景区举办的欢乐大家唱演唱会非常成功,然而,留下的垃圾5 名环卫工人清理了近4小时。

坚持以文化人。刘雪荣三上“黄冈讲坛”:开讲《人间绝版苏东坡》《千年黄州》《东坡逸事说遗爱》,唤醒黄冈文化自觉,掀起一股“兴文”热潮,激荡黄冈大地,持续升温。

三分建,七分管。市政府制订出台了《黄冈市遗爱湖公园管理办法》,开创了全省针对一座公园出台一部规范法规的先河。



几年来,遗爱湖公园始终秉持“共建、共管、共享”的宗旨,遗爱湖公园管理处的成立本身就是创新,按“常态化、精细化、社会化、市场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率先实行“以钱养事”的新机制,大力推行“管养分离、以钱养事、定岗定责、绩效挂钩”的绿化管养模式,将遗爱湖公园的保安、保洁和绿化养护作业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承包。按ISO9001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 国际环境管理体系实行标准化管理。即将启动智慧公园管理系统,对整个公园全覆盖监管,对停车场、客流量实时管控。

“每次走进遗爱湖公园,整个人就感到神清气爽。”

“这么美的公园,怎么会舍得乱扔垃圾。”

随着景区的开放,在文化氛围熏陶中,各种不文明行为没有了,现如今每年举行各类活动近40场次,曲尽人散后,广场依然整洁干净。

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参观遗爱湖公园时赞叹:“你们黄冈的老百姓实在是太奢侈。一个不到40 万人的城市,却拥有一座5 平方公里的公园。”

很多黄冈市民感慨,有了遗爱湖公园,做黄冈人真好。

在遗爱湖公园建设馆里,有个26 平方米的笑脸墙,展示了从市民中收集的108 张各种笑脸表情照片,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写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传递着新风尚、正能量。


                                                                                                                                                                                                                        钱芳 摄

这是一种品牌效应的辐射力和磁吸力——

国家4A 级旅游景区、“湖北十大最美湖泊”之一、国家湿地公园的桂冠接踵而来,正在冲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遗爱湖成为黄冈一张靓丽的名片。

背负历史文化名城的荣光,远道游客来黄州,能看什么?玩什么?这个曾让黄州人尴尬的问题,随着遗爱湖公园的兴建,黄州人有了自豪的话题:“不到遗爱湖公园不算到黄州。”

市区许多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来客户了,愁没地方去,或到武汉招待,如今,参观遗爱湖公园成了黄冈市区人款待嘉宾、客人的标配。

公园自开放以来,每天平均接待游客和市民休闲娱乐近万人次。东坡文化国际论坛开讲;黄冈国际半程马拉松开跑;中国黄冈大别山旅游节、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演出、大别山大型诗歌朗诵晚会、大型黄梅戏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等大型活动相继在遗爱湖公园成功举行。



以遗爱湖公园建设为突破口,造势而导,市委、市政府提出“强工兴城、强农兴文”发展战略,坚持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目前,一个以遗爱湖公园为载体,以东坡文化为媒介的文化旅游产业已初具雏形,成为老区振兴跨越的一大亮点:全市旅游人数、综合收入增幅连续11 年保持20%以上增长,我市旅游发展水平综合评价跃居全省第四位。

花香蝶自来。几年来,人气爆棚的遗爱湖公园,吸引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等数十家中央媒体争相报道,相继发表文章100 多篇,数百家新媒体转载,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形成了强大的黄冈气场。

黄冈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魅力中国城等殊荣的获得,城市品位、城市文明程度高,黄冈市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无不得益于遗爱湖公园的磁吸力和辐射力。

【记者手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遗爱湖公园释放着文化的红利,彰显着无声而坚定的文化力量,这是一种物质力量、一种精神力量,更是一种教育力量,这种力量源自坚定“四个自信”。

小干大难大干小难真干不难——

顺势而为,务实担当演绎千秋遗爱

遗爱湖公园是黄冈人的诗和远方,绵延着一种大爱。

遗爱湖公园规模宏伟,工程浩大,任务艰巨,是我市目前建设周期最长、技术最复杂、内容最广泛、涉及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基础工程项目。

回顾遗爱湖公园12 年艰辛建设历程,所有的人在脑海中闪现的第一个字,就是——“难”

遗爱湖公园是造福黄冈千秋万代的好事、大事,也是难事。规划难、拆迁难、筹资难、建设难、管理难……每一道难题都是大考,考验黄冈决策者和遗爱湖公园建设者。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12年来,他们没有畏缩,发扬“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老区精神,克难攻坚,务实担当,将遗爱湖公园从设想到图纸到工地……一步步变为现实。



工程建设,规划先行。四川筑成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回忆12 年前做遗爱湖公园规划时,记忆犹新:“这个公园太大了,不知道要把它做成什么样,我们接手前两个月一直在思考、徘徊、犹豫,无从下手,进展非常缓慢。”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总体规划、分区详细规划到各景区的设计方案都进行充分论证、反复酝酿,邀请四家国内一流的设计单位通过方案择优选用,规划设计过程中广泛征求专家、学者及各方面的意见。

特别是十二个景区命名,刘雪荣利用节假日,走遍杂草丛生、臭气熏天的遗爱湖旮旯角落,用双脚去丈量,到现场去感受,观察每一个地方的景物、环境,适合什么样的名字;一个个深夜,用心通读苏东坡创作于黄州的753 篇作品,将其适合景区名字的字词都抄写在笔记本上,再把名字和现场的场景嫁接结合起来,做到每个景区的名字,或全引用苏东坡的诗句,或一半是景物,一半是诗词,不断修改、打磨,一个一个去命名后,再通过媒体发布,召开专家评审会、政府常务会等途径,征求各方意见建议,才有了今天被誉为“惊艳人间12 钗”的遗爱湖十二景。



十二个景区命名后,每个景区的主题、功能,植物配置都定位了,设计单位就势如破竹,得心应手。

为破解资金难,用市场思维、经营城市理念,与遗爱湖公园建设几乎同步成立了市城投公司,通过这个融资平台从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推进公园建设。随着遗爱湖公园的建成,周边的土地,由建设之初的20 万元/亩,逐渐升值至现在的600万元/亩,并带动黄冈城区全城的土地升值,升值的土地收入再来还银行贷款,形成了良性循环。

实践证明,市城投公司对黄冈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有了这个融资平台,就像打开了一扇门,资金活水源源不断而来,推动了遗爱湖公园、工业园区、城市基础建设,催生了当时县域经济发展的“黄冈现象”。

天下第一难的拆迁安置工作与遗爱湖景区建设相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想人民群众之所想,解百姓之所难,市领导挂帅一户一家做工作。大洲竹影景区的原一家种猪场,猪粪就近直接排入湖中,职工住在附近建于上世纪70 年代的筒子楼里,基本是低收入人群,市委市政府投入千余万元,不仅让职工搬迁住上了新房,而且易地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种猪场,推进猪—沼—菜高标准、立体式生态养殖,让产业越做越大。民心就是力量,为了这座公园,房屋和田土被征的群众,“背井离乡”却无怨言,鼎力支持,整个工程实现了依法、阳光、安全、高效、和谐拆迁。



万众同心,其利断金。一座公园,把全市人民的心紧紧相连。一座公园,把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凝聚起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磅礴力量:

12 年来,市委、市政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先后召开10 多次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遗爱湖公园建设推进工作,还多次组织各种现场检查,做到“决策在一线制定、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检验”,用铁的手腕促项目建设提质提速。

市四大家领导班子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在城市建设土地寸土寸金,各种力量与利益都在觊觎遗爱湖这块“风水宝地”,市四大家领导一个声音、一致行动,全力守护大力支持这块城中明珠建设。例如,时任所有市级领导都参加了遗爱清风景区公共艺术雕塑和建筑设计讨论,对雕塑如何充分展现遗爱湖公园的东坡文化主题特色和文化内涵支招献策。


在12 年建设过程中,刘雪荣事无巨细,亲历亲为,哪里有困难,他就亲临到哪里,赶走一个个拦路虎,啃下一块块硬骨头。几乎在黄州的每个节假日,他都要深入工地现场把脉问诊,解决实际难题:修改遗爱湖各种规划,为十二景区和所有建筑命名,撰写《遗爱湖景点命名诠释》,担任遗爱湖第一任湖长,多次客串“导游”讲解“遗爱湖”……遗爱湖公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楼一阁、一亭一馆、一桥一路都倾注了他大量心血。一位中央媒体记者曾写道:遗爱湖属于黄冈民众,也融入了刘雪荣的血脉……

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遗爱湖公园建设,是一场接力跑。五任市长、三任分管副市长,一棒接着一棒跑,每一任都要为下一任跑出一个好成绩而不懈努力。市委副书记、市长邱丽新主持召开遗爱湖公园建设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深入施工现场检查督办;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张社教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经常深入到工地现场,调研督办,把脉问诊,促进项目高品位高质量推进。



财政、城投、水产、国土、规划、林业等20 多个市直部门挂点领导各尽其职,通力协作,付出艰苦卓越努力,为项目的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作为项目建设主力军的市园林局,勇于担当,不辱使命,6 任局长带着干部一任接着一任干,以争分夺秒、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前期,以超常规、超常态的举措抓管理,以克难攻坚、敢打必胜的优良作风抓建设,以工地为家,全力以赴抓项目推进实施。公生明,廉生威。一个优质的工程必定是一个安全、廉洁的工程。12 年来,遗爱湖公园建设中,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始终,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全程监督、全面监督,坚持以廉促建,以建强廉,以廉保“精”、以严创优。遗爱湖公园就像一个大熔炉、一块试金石,考验黄冈干部作风建设,实现了“零纠纷、零事故、零上访”和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目标。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黄州城区人民群众特别是沿线拆迁的市民,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到遗爱湖公园建设中,形成一种排山倒海,锐不可当的强大正能量……



一支队伍诠释一种精神,最终凝结在这个“城市大客厅里”——

不到遗爱湖公园,你无法感受到工程的浩大。公园占地面积5.03 平方公里,水面2.94 平方公里,环湖岸线29 公里。沿湖岸线是杭州西湖的两倍。整个遗爱湖公园建筑面积6 万多平方米,先后建成桥、亭、台、楼、阁、馆、舍、苑、榭等建筑100多座,全木、全石、全砖入口牌坊共6 座,置石13 万余吨,种植各类植物360 余种,各类乔木、亚乔木40 余万株,栽植灌木、地被及水生植物115 余万平方米。

不到遗爱湖公园,你无法体验到施工的艰辛。整个工程各类规划数十项,规划图纸堆满几间房子,征地近3200 亩,拆除建筑169000多平方米,迁坟7004具,搬迁关停382 家企业,拆除了十几家养殖场,先后铺设排污管网12 公里,封堵排污口48处,清挖湖底淤泥50万立方米,铺设游步道59公里。

不到遗爱湖公园建设现场,你无法见证建设者的付出整个遗爱湖公园建设参与的设计、监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52 家,共有近万名建设者。12 载春华秋实,4300 多个日日夜夜,战高温、斗酷暑,顶风雪、浴严寒,舍小家、顾大家,在遗爱湖的建设过程之中,曾有多少美丽而动人的故事让人难以忘怀:市园林局干部柯辉,12 年自始至终参与工程建设,加班熬夜是常态,一次周六工作至凌晨才回家休息,天亮后妻子黄梅将其手机调至静音,把家门反锁,只为让他多休息,在工地上传出“黄梅锁夫”的佳话。为了这座公园,来自祖国各地的建设者远离亲人和黄冈人民一道,将热血抛洒在红土地上,向黄冈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遗爱湖公园,一景一物都铺写着艰辛与辉煌,谱写着黄冈儿女的血性、忠诚与担当。

【记者手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遗爱湖公园的建设过程就是诠释和丰富遗爱精神的过程,就是担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责任的过程,就是践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的过程。

《遗爱亭记》是苏东坡赞美徐君猷是一个“遗爱”官而写。但从苏东坡的作品里、人格里,从苏东坡在黄州的记忆里,我们分明看到了苏东坡的“遗爱”。

这是一种大爱,是对自然、对宇宙、对人类、对生活的爱。

一湖溶大爱,千载寄深情。著名作家熊召政先生在《遗爱湖记》中写道:“胜景澄心,在雅能易俗;一方福祉,在官欲利民。……当山水知音而不狎,圆百姓之梦而不怠。此种遗爱,方能传诸后世。”

从“遗爱亭”到“遗爱湖公园”,时空越过了930 多年,“亭”虽不在,但苏东坡那份“为政遗爱”的情怀绵延至今。

遗爱湖公园,是一种生态的美,需要我们用眼睛去发现;遗爱湖公园,是一种文化的美,需要我们用情怀去感受;遗爱湖公园,是一种大爱的美,需要我们用心灵去体会。

遗爱湖是一座公园,是一幅画卷,是一所学校,是黄冈人的诗和远方。

几年以后,几十年以后,几百年以后,遗爱湖将会是什么样子?当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当文化浸润到每一个角落,遗爱湖一定能够成为载入黄冈史册的无价之宝!


1月7日《黄冈日报》




来源:黄冈日报融媒体(记者沈红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