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鹏——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副研究员
“获奖并没有比我认识这么多有缘人更重要,能和各位艺术家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最重要”这是泥塑家王云鹏在“2015首届广东省泥人节”上的获奖感言。
这位不忘初心的泥塑家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管窑镇陶艺世家,自幼就跟随爷爷、父亲学画画、做陶雕,在泥巴堆中打滚、长大。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
1997年,王云鹏来到了广东省惠州市,从事雕塑、陶艺、绘画的创作近二十年,已完成陶雕近百件,惠州市区一些雕塑也是出自其手。
他坚持陶艺是一门“老艺术”,但不能总做“老东西”,他的创作全部都是纯手工制作,凭借一双手搓、揉、捏、压、扭、拍、拉,一块泥拍上去,就是一块肌肉,略一勾勒,筋骨立显,烧制完成后也没有刀具修饰的痕迹,百分百的纯手工打造,所以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孤品。
王云鹏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让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他的作品变形夸张,略带趣味性,抽象中不失雅致、精美中亦带天真,像一个个舞动的艺术精灵。
他的作品连续两届参加“惠州书香节”个人作品展,曾代表惠州多次参加深圳国际文博会和在广州举行的广东省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工艺美术精品展,连续两年获得铜奖。
上面这幅作品,是刚刚成型的“印象·杨丽萍”。
这位儒雅的都市风情艺术家,为自己欣赏的偶像——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制作的泥塑,他后期的很多美女形象及服饰都是由“印象·杨丽萍”演变而来。
一排三个作品,形态类似——都是身着长裙的舞女,以泛黄的泥土原色和较深的褐色交错出一种朴素而优雅的美,细细观赏,却能发现三个作品之间在发饰、身材、舞姿方面的细微差别。这便是王云鹏的作品“舞台”系列。表达的是一名舞女的初次登台、风光辉煌、迟暮谢幕的三种状态。
新作“那片丛林”系列
“2015首届广东省泥人节”上,王云鹏给小朋友们表演泥塑,只见他将泥巴在桌子上左拍拍右拍拍,然后拉长、卷成上细下粗的长条状,扭一扭捏一捏……
不一会,一个人物的泥胚就出现在大家眼前了,再拿起一根牙签修饰一下,一个婀娜多姿的美女就站在了大家面前。
六、七年前的一个春天,王云鹏带着尚且年幼的孩子在惠州学院的草地上玩耍,幼子和一位同龄的女孩尽情嬉闹。
王云鹏的思绪被触动,仿佛看到一对男女,从孩童时的两小无猜,到长大后的情窦初开,最后结为连理、组建家庭,乃至生儿育女。
回来之后,他便开始着手以此为题材,最终创作出了“草地”系列。
在这个系列作品中,骑着骏马驰骋于草原成为基本的意象,在此基础上,通过骑马人物的数量、关系、形象的变化,演绎出富含生活气息的故事。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男主人公还是孩子,都身着披风,用王云鹏自己的话说,这是因为自己想做陶艺界的将军,也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将军”。
现任广东省惠州市陶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副研究员的王云鹏,虽身在他乡,却始终不忘家乡,他经常在各媒体面前推广家乡的制陶文化,说服媒体报道他的家乡湖北省蕲春县管窑镇,甚至向惠州市政府提议要多宣传外来工作者的家乡,让更多内地来的技术、艺术等在异地开花结果。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惠州市领导的认同,惠州市政府将在2017年1月15日为王云鹏举办大型个人作品展。惠州电视台承办的王云鹏的泥塑人生记录片正在拍摄中。
“我现在主要做的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希望再沉淀3到5年,创作观念性的陶艺作品,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突破。”王云鹏始终坚持用普通的泥巴和来源于生活点点滴滴的灵感来创作。不忘初心,用心雕刻,这就是他的泥塑人生!
请输入验证码